新闻资讯

热门推荐

咨询热线

咨询热线 400-8325-007

热门标签

|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行业动态

苏州第三代半导体外延片设备人才紧俏,芯片产业升级招聘难?

发布时间:2025-11-14 15:53:38 作者:珏佳苏州猎头公司 点击次数:1

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内,多家企业的招聘海报已张贴数月,核心岗位“外延片设备工程师”的招聘需求始终处于“高亮”状态。随着我国芯片产业向高端化突围,作为核心环节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,而苏州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布局,成为该领域的产业高地。但与之相伴的,是外延片设备等核心技术岗位的人才缺口持续扩大,“招聘难”正成为制约企业产能释放与技术突破的关键瓶颈。

产业爆发遇人才“卡脖子”,企业高薪难觅真才

第三代半导体以碳化硅、氮化镓为代表,在新能源汽车、5G通信、储能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苏州某专注于碳化硅外延片生产的企业负责人李总坦言:“公司去年新增了3条外延片生产线,按规划需要12名设备工程师,但半年过去只招到5人,还有3个岗位虚位以待。”

这类岗位的招聘难并非个例。数据显示,2025年苏州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人才需求同比增长47%,其中外延片设备操作、维护、调试类人才缺口超2000人。即便企业开出月薪2-3万元的高薪,较传统半导体岗位溢价50%以上,仍面临“简历少、匹配度低”的困境。“外延片设备技术壁垒高,既需要懂半导体材料特性,又要精通精密设备的机械结构与自动化控制,这种复合型人才本就稀缺。”珏佳猎头公司半导体事业部顾问张经理解释道。

人才缺口背后:培养周期与产业增速的“错配”

外延片设备人才紧俏的核心原因,在于产业爆发速度与人才培养周期的严重“错配”。第三代半导体在国内规模化发展不足5年,而一名成熟的外延片设备工程师需要3-5年的实践积累——不仅要掌握MOCVD等核心设备的工作原理,还要能根据外延片生长参数实时调整设备状态,解决生产中的突发问题。

高校人才培养则相对滞后。目前国内开设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专业的高校不足30所,且课程侧重理论研究,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。“我们曾和本地高校合作开展实习项目,发现学生对设备实操几乎一窍不通,至少需要1年的系统培训才能独立上岗。”李总补充说。此外,行业内的资深人才多集中在少数外资企业,流动性低,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竞争。

猎头精准匹配:破解企业招聘困局的“钥匙”

在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的背景下,专业猎头机构成为企业破局的重要助力。苏州某半导体企业曾通过传统招聘渠道耗时3个月未能招到外延片设备主管,最终委托珏佳猎头公司。猎头团队凭借在半导体领域积累的人才资源库,仅用28天就筛选出3名匹配候选人,成功帮助企业完成招聘任务。

“我们会针对外延片设备这类核心岗位,建立专属人才地图,重点挖掘外资企业、科研机构的资深人才,同时通过行业研讨会、技术沙龙等场景积累潜在候选人。”张经理介绍,珏佳猎头公司还会为候选人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建议,降低人才入职后的流失率。数据显示,通过猎头渠道招聘的外延片设备人才,留存率较传统渠道高出62%。

多方合力:让人才供给跟上产业升级步伐

破解第三代半导体人才困局,需要企业、高校、猎头机构形成合力。企业可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,将外延片设备实操课程纳入教学体系;政府则可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补贴力度,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。而像珏佳猎头公司这样的专业机构,通过精准匹配与人才挖掘,正在为产业发展搭建“人才桥梁”。

芯片产业升级之路任重道远,人才是核心驱动力。随着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猎头服务的精准赋能,苏州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人才缺口有望逐步缩小。对于企业而言,选择专业的猎头伙伴,提前布局核心岗位人才储备,将成为在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的关键。


本文标签

相关文章